在中學擔任課外活動主任期間﹐曾安排了多次演藝觀賞活動。效果如何﹐沒有評量。但其中安排波折﹐值得分享。
當年香港管弦樂團和香港芭蕾舞團有到校的巡迴演出服務。每年各只有十間學校。按全港四百間中學計﹐四十年才有一次機會。我想安排全校同學在禮堂欣賞難得的專業演出。跟同事商量﹐卻遇到不少阻力:「拿了兩堂去看芭蕾舞?聽古典音樂?值得嗎?我也看不懂﹐學生懂得看嗎?佔用了實驗課﹐進度怎麼辦?當天不測驗﹐要多出一份測驗卷﹐太麻煩了」。唉﹐我們這一輩沒機會學懂欣賞芭蕾舞或古典音樂﹐就更應為下一代提供機會。年中因老師病假﹑打風而放假之類﹐課程進度在一年裡壓縮或延宕一下乃是常有之事。豈是反對的適切理由呢!最終得到校長支持﹐才得以成事。
後來在一次教師專業發展聚會安排了教師們一起觀賞京劇折子戲:《秋江》和《三岔口》的錄影。因為主要是動作戲﹐對傳統戲曲劇藝不熟悉的觀眾來說﹐比較容易接受。連外籍教師都看得津津有味。承此經驗﹐再邀請京崑藝術協會鄧宛霞女士帶領的團隊到校演出《秋江》和《大鬧天宮》。演出前也講了一點面譜的入門知識。原來不少師生都是生平第一次看京劇。連放學經過禮堂的小學生在門口經過都駐足觀看。
學校教育的功能﹐包括突破家庭背境局限﹐增進對社會各階層的認識﹑學習家庭生活以外的社交經歷﹑也拓濶學生的視野﹐接觸其家長不一定提供的文化藝術經歷。
學校領導對學校的文化承傳功能﹐要有意識和使命感﹐在正規課程和考試以外﹐多作一點文藝科普和導賞。
文章出處: https://chantakhang.blogspot.com/2023/05/blog-post_20.html?m=1